DB15/T 3061-2023 重金属污染区植物性农产品样品采集技术规范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

团体标准 603
《DB15/T 3061-2023 重金属污染区植物性农产品样品采集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旨在规范重金属污染区植物性农产品样品采集,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规范详细阐述了样品采集方法、注意事项及数据处理,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其中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我国正式发布了DB15/T 3061-2023《重金属污染区植物性农产品样品采集技术规范》,该规范旨在规范重金属污染区植物性农产品样品的采集流程,提升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深远意义。

DB15/T 3061-2023 重金属污染区植物性农产品样品采集技术规范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DB15/T 3061-2023 重金属污染区植物性农产品样品采集技术规范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2,食品安全,技术规范,第1张

DB15/T 3061-2023 规范解读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重金属污染区植物性农产品的样品采集,涵盖了粮食、蔬菜、茶叶等多种农产品。

样品采集方法

(1)采样地点: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如污染源周边、土壤重金属含量较高的区域等。 (2)采样时间:根据监测目的和作物生长周期,选择适宜的采样时间。 (3)采样数量:根据监测需求,确定采样数量,通常每个采样点应采集3-5个样品。 (4)采样工具:使用清洁、干燥的采样工具,如采样袋、剪刀、塑料盒等。 (5)采样方法:

  • 随机采样:在采样区域内随机选取采样点,按照采样数量采集样品。
  • 系统采样:按照一定的采样间距,均匀分布采样点,采集样品。
  • 重点采样:针对污染源附近、土壤重金属含量较高的区域,增加采样密度,采集样品。

样品处理

(1)样品清洗:将采集到的样品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表面污物。 (2)样品干燥:将清洗后的样品放入干燥箱,在60℃条件下干燥至恒重。 (3)样品粉碎:将干燥后的样品用粉碎机粉碎,过40目筛。 (4)样品储存:将粉碎后的样品装入清洁、干燥的容器中,密封保存。

规范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1. 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规范化的采样方法可以有效减少人为误差,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 保障食品安全:通过监测重金属污染区植物性农产品样品,可以及时发现并控制食品安全风险。
  3. 优化农业生产:根据监测结果,有针对性地调整农业生产措施,降低重金属污染对农产品的危害。
  4. 评估环境治理效果:通过对重金属污染区植物性农产品样品的监测,可以评估环境治理效果,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DB15/T 3061-2023《重金属污染区植物性农产品样品采集技术规范》的制定,为重金属污染区植物性农产品样品的采集提供了规范化指导,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遵守规范要求进行采样,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保障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