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香菇生产技术规程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里程

团体标准 601
《富硒香菇生产技术规程DB43/T 1113-2015》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规范富硒香菇生产,提升农产品品质,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持续加快,富硒农产品凭借其卓越的营养价值,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香菇作为一类营养价值丰富、口感鲜美的食用菌,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市场潜力巨大,为规范富硒香菇的生产技术,提升产品品质,我国制定了《富硒香菇生产技术规程》(DB43/T 1113-2015),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的核心内容,旨在为我国富硒香菇产业的健康成长提供有益借鉴。

富硒香菇生产技术规程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里程,富硒香菇生产技术规程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里程,2,现代化,技术规程,第1张

《富硒香菇生产技术规程DB43/T 1113-2015》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富硒香菇生产的技术规程,旨在规范生产流程,提升产品品质,保障消费者健康,该规程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省农业厅等机构联合编制,并于2015年正式发布实施。

规程主要内容

富硒香菇生产基地选择

富硒香菇生产基地应选择生态环境优越、土壤硒含量适宜的区域,具体要求如下:

  1. 海拔高度:以1000-2000米为宜。
  2. 土壤硒含量:土壤硒含量应在0.2-0.4mg/kg之间。
  3. 气候条件:适宜香菇生长的气候条件,如温暖湿润、温差适中。

原料选择与处理

  1. 菌种选择:选用优质、抗病、适应性强、富硒能力强的香菇菌种。
  2. 培养基制备:采用优质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富硒剂,进行灭菌处理。

栽培管理

  1. 播种:采用层播法,将菌种均匀撒在培养基上,覆盖厚度约为2-3厘米。
  2. 发菌管理: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氧气等条件,促进菌丝生长。
  3. 出菇管理:当菌丝长满培养基后,进行出菇管理,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调控。

收获与加工

  1. 收获:当香菇充分成熟时,及时采摘,避免过度成熟。
  2. 加工:对采摘的香菇进行分级、清洗、烘干、包装等加工处理。

质量控制

  1. 产品标准:严格按照GB 18768-2002《食用菌》标准执行。
  2. 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光度法等检测方法,确保产品硒含量符合标准。

规程实施意义

《富硒香菇生产技术规程DB43/T 1113-2015》的实施,对我国富硒香菇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产品品质:规范生产过程,确保富硒香菇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
  2. 保障消费者健康: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降低富硒香菇产品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保障消费者健康。
  3. 推动产业发展:为富硒香菇产业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4.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富硒香菇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生产者对规程的认识,确保规程得到有效执行,为我国富硒香菇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