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珍菇菌种生产技术规程DB32/T 1374-2009深度解析与应用

团体标准 601
《DB32/T 1374-2009秀珍菇(黄白侧耳)菌种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为秀珍菇菌种生产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技术规范,该规程详细阐述了菌种制备、培养、纯化、保存等关键环节,旨在提高菌种质量,保障秀珍菇生产效率,通过解读与应用该规程,有助于提升我国秀珍菇产业的整体水平。

秀珍菇,亦称黄白侧耳,学名为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是一种集营养价值、鲜美口感与药用价值于一身的食用菌,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饮食意识的提升,秀珍菇的市场需求逐年攀升,为了规范秀珍菇菌种的生产技术,提升菌种质量,我国制定了《秀珍菇(黄白侧耳)菌种生产技术规程》(DB32/T 1374-2009),本文旨在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秀珍菇菌种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秀珍菇菌种生产技术规程DB32/T 1374-2009深度解析与应用,秀珍菇菌种生产技术规程DB32/T 1374-2009深度解析与应用,2,技术规程,消费者权益,第1张

《秀珍菇(黄白侧耳)菌种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针对秀珍菇菌种生产的行业标准,自2009年发布实施以来,对秀珍菇菌种生产的原料、设备、工艺流程、质量要求、检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提升秀珍菇菌种生产水平,确保菌种质量。

规程主要内容

原料

秀珍菇菌种生产所需原料包括菌种培养基、接种工具、包装材料等,菌种培养基是菌种生长的基础,应选用优质、无污染、营养丰富的原料,规程中推荐的菌种培养基配方为:棉籽壳、玉米粉、麦麸、石膏、石灰等。

设备

秀珍菇菌种生产所需设备包括灭菌锅、接种箱、培养箱、恒温培养室、接种工具等,规程要求设备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进行消毒和保养。

工艺流程

秀珍菇菌种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培养基制作、灭菌、接种、培养、出菇等环节,规程对每个环节的操作步骤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菌种质量。

质量要求

秀珍菇菌种质量要求包括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密度、菌丝活力、纯度、杂菌率等,规程规定了菌种质量标准,并对菌种质量检验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

检验方法

规程规定了秀珍菇菌种质量检验方法,包括菌丝生长速度测定、菌丝密度测定、菌丝活力测定、纯度测定、杂菌率测定等。

规程应用

提高菌种质量

《秀珍菇(黄白侧耳)菌种生产技术规程》为秀珍菇菌种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方法,有助于提高菌种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保障消费者权益

规范秀珍菇菌种生产技术,有助于提高菌种质量,从而保障消费者权益

促进产业发展

该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推动秀珍菇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食用菌产业的整体水平。

《秀珍菇(黄白侧耳)菌种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秀珍菇菌种生产的重要依据,遵循该规程,秀珍菇菌种生产者可以规范操作,提高菌种质量,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该规程的实施也将有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