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DB62/T 2667-2016,PET瓶食品安全与质量保障标准

团体标准 601
《DB62/T 2667-2016标准解读》主要针对食品用塑料(PET)瓶的安全与质量保障进行详细阐述,该标准规定了PET瓶的设计、材料、生产、检验等方面的要求,旨在确保PET瓶在食品接触使用中的安全性,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塑料瓶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容器,其质量与安全性愈发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为了规范食品用塑料(PET)瓶的生产、检验及使用,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我国制定了DB62/T 2667-2016标准,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标准,以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食品用塑料(PET)瓶的安全与质量保障。

解读DB62/T 2667-2016,PET瓶食品安全与质量保障标准,解读DB62/T 2667-2016,PET瓶食品安全与质量保障标准,2,标准解读,食品安全,第1张

标准背景

DB62/T 2667-2016标准是在我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的,旨在规范食品用塑料(PET)瓶的生产、检验和使用,确保其安全性和卫生性,自2016年发布实施以来,该标准为食品用塑料(PET)瓶行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适用范围

DB62/T 2667-2016标准适用于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主要原料,用于盛装食品、饮料等液态产品的塑料瓶。

技术要求

  1. 原材料要求:PET树脂应符合GB/T 2406.1-2008《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的要求。
  2. 瓶体要求:瓶体应具备良好的透明度、光泽度、机械强度和耐化学性能,不得存在裂纹、气泡、杂质等缺陷。
  3. 瓶盖要求:瓶盖应符合GB/T 14881-2003《塑料瓶盖》的要求,确保密封性能良好,无泄漏。
  4. 标识要求:瓶体和瓶盖应清晰标注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生产厂家等信息。

检验方法

  1. 原材料检验:按照GB/T 2406.1-2008进行。
  2. 瓶体检验:包括外观检验、机械性能检验、耐化学性能检验等。
  3. 瓶盖检验:包括外观检验、密封性能检验等。

检验规则

食品用塑料(PET)瓶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应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型式检验应定期进行。

标准实施

  1. 生产者应按照DB62/T 2667-2016标准组织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2. 销售者应查验食品用塑料(PET)瓶的生产许可证、检验报告等,不得销售不符合标准的产品。
  3. 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用塑料(PET)瓶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DB62/T 2667-2016标准为食品用塑料(PET)瓶的生产、检验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有助于提升食品用塑料(PET)瓶的质量和安全性,消费者在购买食品用塑料(PET)瓶时,可参照该标准了解产品的质量状况,确保饮食安全,相关企业和部门应共同努力,推动食品用塑料(PET)瓶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