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950-2023标准解读,放射性固体近地表处置场辐射环境监测新规

国家标准 604
GB/T 15950-2023新标准解读,强调放射性固体近地表处置场辐射环境监测,该标准旨在确保环境安全,对监测技术、数据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提高辐射防护水平。

随着我国核能和核技术的迅猛发展,放射性固体的产生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确保环境安全,规范放射性固体在近地表处置场的辐射环境监测工作,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3年正式发布了GB/T 15950-2023《放射性固体近地表处置场辐射环境监测要求》,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帮助相关企业和单位更好地理解和执行。

标准背景

放射性固体近地表处置场是放射性废物处理的关键环节,其辐射环境监测对保障环境和公众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GB/T 15950-2023的发布,旨在提升放射性固体近地表处置场辐射环境监测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从而确保环境安全。

范围

GB/T 15950-2023规定了放射性固体近地表处置场辐射环境监测的总体要求、监测方法、监测点位布设、数据采集与处理、报告编制等方面的内容。

总体要求

  1. 监测工作应遵循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比性的原则。
  2. 监测方法应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方法。
  3. 监测点位布设应符合监测目标、监测范围和监测频率的要求。
  4. 监测数据应真实、准确、完整。

监测方法

  1. 辐射监测方法:包括γ辐射、中子辐射、α辐射等。
  2. 空气监测方法:包括空气吸收剂量率、空气中放射性核素浓度等。
  3. 土壤监测方法:包括土壤放射性核素含量、土壤表面剂量率等。

监测点位布设

  1. 监测点位应按照放射性固体近地表处置场的环境特点、辐射水平分布等因素进行布设。
  2. 监测点位应覆盖处置场周边区域,包括地表、地下、地表水体等。

数据采集与处理

  1. 数据采集应按照监测方法要求进行。
  2. 数据采集后,应及时进行校核、处理和分析。

报告编制

  1. 报告应包括监测目的、监测方法、监测结果、结论和建议等内容。
  2. 报告应真实、客观、准确,便于有关部门和单位查阅。

标准实施与监督

标准实施

放射性固体近地表处置场应按照GB/T 15950-2023的要求,建立健全辐射环境监测制度,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监督

生态环境部门应加强对放射性固体近地表处置场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的监督,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GB/T 15950-2023《放射性固体近地表处置场辐射环境监测要求》的发布,为我国放射性固体近地表处置场辐射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相关企业和单位应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该标准,确保辐射环境安全,为我国核能、核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环境监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