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6335-1996标准解析,食品中亚胺硫磷残留量测定方法及应用
GB/T 16335-1996标准规定了食品中亚胺硫磷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包括原理、仪器、试剂、试样处理、测定步骤和结果计算,该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中亚胺硫磷残留量的检测,对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食品产业的飞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农药残留,作为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其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GB/T 16335-1996《食品中亚胺硫磷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国家标准,本文旨在对其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并深入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大意义。
GB/T 16335-1996标准概述
GB/T 16335-1996《食品中亚胺硫磷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食品中亚胺硫磷残留量测定的国家标准,自1996年发布实施以来,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该标准对食品中亚胺硫磷残留量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涵盖了样品前处理、检测技术和结果计算等多个方面。
适用范围
GB/T 16335-1996标准适用于粮食、蔬菜、肉类、水产品等各类食品中亚胺硫磷残留量的测定。
检测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两种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G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气相色谱法(GC):采用火焰光度检测器(FPD)进行检测,样品经过提取、净化、浓缩等步骤后,通过气相色谱分离,进而测定亚胺硫磷残留量。
-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采用紫外检测器(UV)进行检测,样品经过提取、净化、浓缩等步骤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亚胺硫磷残留量。
结果计算
检测结果以亚胺硫磷残留量(mg/kg)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亚胺硫磷残留量(mg/kg)=(C×V)/m
式中,C为亚胺硫磷标准溶液的浓度(mg/L);V为样品溶液的体积(mL);m为样品质量(g)。
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保障食品安全
GB/T 16335-1996标准为我国食品中亚胺硫磷残留量的检测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方法,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
促进产业发展
该标准有助于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推动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促进贸易
GB/T 16335-1996标准与国际贸易标准接轨,有利于我国食品出口,促进贸易发展。
GB/T 16335-1996《食品中亚胺硫磷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在食品安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完善相关标准,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贡献力量,以下为该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案例分析:
-
某蔬菜生产基地在农产品检测中发现,部分蔬菜中亚胺硫磷残留量超标,经调查,发现该基地部分蔬菜在生长过程中违规使用了亚胺硫磷农药,根据GB/T 16335-1996标准,对该基地蔬菜进行检测,确认为亚胺硫磷残留量超标,随后,相关部门对该基地进行了处罚,并要求其加强农药使用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
某食品企业在出口到市场的肉类产品中,被检测出亚胺硫磷残留量超标,根据GB/T 16335-1996标准,对该企业产品进行检测,确认为亚胺硫磷残留量超标,由于该标准与国际贸易标准接轨,市场对该企业产品进行了退货处理,这表明,GB/T 16335-1996标准在保障贸易中的食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