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3355-2024标准引领,黍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纪元
GB/T 13355-2024标准解析助力黍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通过规范化和标准化推动黍产业发展,开启产业新篇章,提升黍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持续加速,黍作为一种至关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与产量正逐年攀升,为了确保黍产业的有序发展,提升黍产品的品质,我国在2024年正式颁布了GB/T 13355-2024《黍》这一国家标准,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深入剖析,旨在为黍产业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GB/T 13355-2024标准概览
GB/T 13355-2024《黍》标准是我国首次针对黍这一特定作物制定的国家标准,该标准涵盖了黍的术语与定义、品种分类、种植技术、品质标准、检验方法、包装、运输及储存等多个方面的要求,旨在全面提升黍产业的整体水平。
黍的术语与定义
GB/T 13355-2024标准对黍的相关术语与定义进行了清晰界定,具体包括:
- 黍: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隶属于禾本科黍属,富含淀粉,可供食用或用作饲料。
- 黍米:指黍的籽实,是黍的主要产品。
- 黍品种:指具有特定遗传特征的黍类作物。
- 品种纯度:指品种内个体的遗传一致性。
- 种植技术:指黍的播种、栽培、管理、收获等环节的技术要求。
黍品种分类
GB/T 13355-2024标准将黍分为以下几类:
- 普通黍:籽实较大、产量较高、适应性强、品质较好的黍品种。
- 食用黍:籽实口感佳、营养丰富、适合食用的黍品种。
- 饲料黍:籽实富含营养、适合用作饲料的黍品种。
- 药用黍:具有药用价值的黍品种。
黍种植技术
GB/T 13355-2024标准对黍的种植技术提出了以下要求:
- 播种: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合理密植,确保品种纯度。
- 栽培: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施肥、灌溉、除草、防治病虫害。
- 管理措施:根据黍的生长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产量和品质。
- 收获:适时收获,确保籽实饱满、品质优良。
黍品质要求
GB/T 13355-2024标准对黍的品质要求包括:
- 外观:籽实饱满、色泽均匀、无霉变、无杂质。
- 水分:水分含量在13.5%以下。
- 粗蛋白:粗蛋白含量在10%以上。
- 淀粉:淀粉含量在70%以上。
黍检验方法
GB/T 13355-2024标准规定了黍的检验方法,包括:
- 外观检验:观察籽实的外观特征。
- 水分测定:采用烘干法测定水分含量。
- 粗蛋白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含量。
- 淀粉测定:采用碘液法测定淀粉含量。
黍包装、运输和储存
GB/T 13355-2024标准对黍的包装、运输和储存提出了以下要求:
- 包装:采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包装材料,确保产品安全。
-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晒、雨淋,确保产品品质。
- 储存:储存场所应通风、干燥、避光,防止霉变。
GB/T 13355-2024《黍》国家标准的发布,为黍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通过实施该标准,我们可以提升黍产品的质量,推动黍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该标准的实施也将助力黍产业增强市场竞争力,为黍产业迈向市场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