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3804-2024建设用地土壤重金属监测规范解析与实践

团体标准 602
《DB23/T 3804-2024》规范解析了建设用地土壤重金属监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强调监测方法、数据审核、报告编制等关键环节,实践应用中,规范指导相关单位提高监测准确性,确保土壤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建设用地需求量持续上升,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建设用地在开发利用中暴露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愈发显著,对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加强建设用地土壤重金属监测工作,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我国于2024年正式发布了《建设用地土壤重金属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DB23/T 3804-2024),本文旨在对该规范进行深入解析,并探讨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DB23/T 3804-2024建设用地土壤重金属监测规范解析与实践,DB23/T 3804-2024建设用地土壤重金属监测规范解析与实践,2,技术规范,实践应用,第1张

DB23/T 3804-2024规范概述

《建设用地土壤重金属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旨在对建设用地土壤重金属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进行规范化,提升监测数据的精确度和可信度,本规范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建设用地、土壤重金属、监测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等关键术语的定义。
  2. 总则:规定了规范的适用范围、编制依据、基本原则等。
  3. 监测质量保证:从监测方案设计、样品采集与制备、仪器设备、分析方法、数据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4. 质量控制:从内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5. 监测报告编制与存档:规定了监测报告的编制、审核、存档等内容。

规范解析

  1. 监测方案设计:监测方案应全面考虑监测目的、范围、点位布设、监测频率等因素,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
  2. 样品采集与制备:样品采集需遵循随机性、代表性原则,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污染,确保样品质量。
  3. 仪器设备:监测仪器设备应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性能稳定,选择符合国家标准、性能可靠的仪器设备。
  4. 分析方法:分析方法应具有高准确度、良好重复性、高灵敏度等特点,分析过程中,严格控制操作步骤,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5.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应遵循统计学原则,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和核实,必要时进行复测。
  6. 内部质量控制:包括样品平行、加标回收、空白试验、方法比对等,及时发现和纠正监测过程中的问题。
  7. 外部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间比对、质量控制样品监测等,评估实验室的监测能力,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8. 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监测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实践应用

DB23/T 3804-2024规范在实际工作中具有显著指导意义,以下列举几个实践应用案例:

  1. 建设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依据规范要求,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为土壤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 土壤污染治理效果评估:在土壤污染治理过程中,依据规范要求,开展土壤重金属监测,评估治理效果。
  3. 土壤重金属污染预警:根据监测数据,结合相关模型,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预警,为环境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建设用地土壤重金属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为我国建设用地土壤重金属监测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实际工作中,应认真贯彻执行该规范,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我国土壤环境保护和人民群众健康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