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231-2023标准引领,塑料大棚吊袋黑木耳栽培技术创新与应用解析
DB15/T 3231-2023标准解读了塑料大棚吊袋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的创新与发展,该规程以创新技术为核心,提高黑木耳产量和质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黑木耳凭借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旺盛的市场需求,已成为食用菌中的佼佼者,为推动黑木耳栽培技术的持续优化与创新,我国正式发布了DB15/T 3231-2023《塑料大棚吊袋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标准,为黑木耳的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标准,探讨其在黑木耳栽培领域中的应用与广阔的发展前景。
DB15/T 3231-2023《塑料大棚吊袋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权威机构联合编制,旨在规范黑木耳在塑料大棚吊袋条件下的栽培技术,提升黑木耳的产量与品质,助力黑木耳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标准主要内容
范围
本标准详细规定了塑料大棚吊袋黑木耳的栽培技术,涵盖了场地选择、菌种选择、栽培设施、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
术语和定义
为确保标准的严谨性和可操作性,本标准对黑木耳、塑料大棚、吊袋、菌种、栽培管理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定义。
场地选择
选择栽培黑木耳的场地需满足以下条件:
(1)交通便利,便于菌种和物资的运输。
(2)水源充足,水质优良。
(3)光照充足,避风向阳。
(4)土壤肥沃,排水良好。
菌种选择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黑木耳菌种,确保菌种品质。
栽培设施
(1)塑料大棚:选用保温、透光、抗风、耐腐蚀的塑料大棚。
(2)吊袋:选用适合黑木耳生长的吊袋,确保吊袋材质、规格、厚度等符合要求。
栽培管理
(1)接种:严格按照菌种接种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接种成功率。
(2)发菌:控制好大棚内的温度、湿度、氧气等条件,促进菌丝生长。
(3)出耳管理:适时调整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促进耳片生长。
(4)采收:根据黑木耳的生长状况,适时采收。
病虫害防治
(1)生物防治:利用昆虫、微生物等生物资源,降低病虫害发生。
(2)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农药,确保黑木耳的品质和安全。
标准应用与发展前景
DB15/T 3231-2023《塑料大棚吊袋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的实施,对黑木耳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该标准在黑木耳栽培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提高黑木耳产量和品质
通过规范栽培技术,提高黑木耳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优化栽培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黑木耳产业的竞争力。
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规范黑木耳栽培技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推广应用
该标准可作为黑木耳栽培技术培训、推广的依据,提高黑木耳产业的整体水平。
DB15/T 3231-2023《塑料大棚吊袋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的发布,为黑木耳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后的实践中,应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标准,推动黑木耳产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