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231-2025标准解析,塑料大棚吊袋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
《DB15/T 3231-2025》标准详细解读了塑料大棚吊袋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包括适用范围、术语定义、材料准备、栽培方法、病虫害防治等,规程旨在提高黑木耳产量和质量,推动黑木耳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设施农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黑木耳凭借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旺盛的市场需求,成为食用菌中的佼佼者,在栽培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为规范黑木耳的种植流程,提升产量与品质,我国正式颁布了《塑料大棚吊袋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DB15/T 3231-2025),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以助广大黑木耳种植者更好地掌握和应用。
《塑料大棚吊袋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DB15/T 3231-2025)是一部针对塑料大棚吊袋黑木耳栽培技术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宗旨在于指导种植者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进行种植,从而提升黑木耳的产量与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推动黑木耳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规程主要内容
栽培设施
- 大棚:选择透光性强、保温效果好的塑料大棚,确保大棚内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适宜黑木耳生长。
- 吊袋:采用耐腐蚀、透气性佳的吊袋,规格需满足黑木耳的生长需求。
菌种选择与制备
- 菌种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黑木耳菌种。
- 菌种制备:严格按照菌种制备流程进行,确保菌种质量。
栽培环境调控
- 温度:黑木耳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8-25℃,大棚内温度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 湿度:黑木耳生长的适宜湿度为60%-80%,大棚内湿度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 光照:黑木耳生长的适宜光照强度为1000-2000勒克斯,大棚内光照应充足。
栽培管理
- 接种:将菌种均匀接种于吊袋中,接种后注意保湿、保温。
- 发菌:接种后,将吊袋置于大棚内,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促进菌丝生长。
- 出耳管理:当菌丝长满吊袋后,逐渐提高温度、湿度,促进黑木耳出耳。
- 采收:黑木耳成熟后,及时采收,确保品质。
病虫害防治
- 病害防治:加强大棚内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 虫害防治:定期监测大棚内虫害情况,采用物理、生物等方法进行防治。
规程应用与推广
《塑料大棚吊袋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为黑木耳种植者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栽培技术指导,广大种植者应认真学习、掌握规程内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栽培技术,提高黑木耳产量和品质。
相关部门应加大规程的宣传力度,提高种植者的认知度,推动黑木耳产业的健康发展,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种植者的技术水平,为黑木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塑料大棚吊袋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黑木耳栽培技术水平、保障黑木耳产品质量、促进黑木耳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黑木耳种植者能够认真学习、运用规程,为我国黑木耳产业的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