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7/T 469-2024标准解析,马铃薯淀粉加工肥水利用技术规范与实施路径

团体标准 601
《DB1307/T 469-2024标准解读》深入剖析了马铃薯淀粉加工肥水利用技术要求,提出了实施策略,该标准旨在提高马铃薯淀粉加工过程中的肥水利用率,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马铃薯淀粉加工产业作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推动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于2024年正式发布了DB1307/T 469-2024《马铃薯淀粉加工肥水利用技术要求》标准,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实施的具体策略。

DB1307/T 469-2024标准解析,马铃薯淀粉加工肥水利用技术规范与实施路径,DB1307/T 469-2024标准解析,马铃薯淀粉加工肥水利用技术规范与实施路径,2,标准解读,现代化,第1张

DB1307/T 469-2024《马铃薯淀粉加工肥水利用技术要求》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资源利用的行业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马铃薯淀粉加工肥水的来源、性质、处理技术、质量要求、检测方法以及利用技术要求等内容,旨在指导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实现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标准主要内容

肥水来源与性质

标准明确了马铃薯淀粉加工肥水的来源,包括洗薯水、浸泡水、淀粉提取水等,并对肥水的性质进行了规定,如pH值、电导率、有机物含量等。

处理技术

标准对马铃薯淀粉加工肥水的处理技术进行了规定,涵盖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多种方法,物理处理包括沉淀、过滤、离心等;化学处理包括中和、氧化还原、絮凝等;生物处理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等。

质量要求

标准对马铃薯淀粉加工肥水的质量要求进行了规定,包括pH值、电导率、有机物含量、重金属含量等指标,为肥水的利用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检测方法

标准规定了马铃薯淀粉加工肥水检测的方法,包括pH值、电导率、有机物含量、重金属含量等指标的检测方法。

利用技术要求

标准对马铃薯淀粉加工肥水的利用技术要求进行了规定,涵盖了农业灌溉、养殖、工业生产等多个领域,农业灌溉要求肥水中的养分含量达到一定标准,养殖要求肥水中的重金属含量不超过国家标准,工业生产要求肥水中的有机物含量、重金属含量等指标符合相关要求。

实施策略

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应加大对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资源利用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废水资源利用效率。

推广先进技术

鼓励企业引进和研发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资源利用技术,提高肥水处理效果,降低处理成本。

建立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资源利用的监测体系,对肥水质量、处理效果等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利用效果。

加强宣传培训

加强对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农民、养殖户等相关部门的宣传培训,提高其对废水资源利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搭建合作平台

搭建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资源利用的合作平台,促进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废水资源利用技术的发展。

DB1307/T 469-2024《马铃薯淀粉加工肥水利用技术要求》标准的发布,为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资源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实施该标准,有望推动马铃薯淀粉加工产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