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DB14/T 817盐碱地高粱栽培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
《DB14/T 817-2024盐碱地酿造高粱栽培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旨在提供盐碱地高粱栽培的技术指导,规程详细介绍了高粱品种选择、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旨在提高盐碱地高粱产量和品质,促进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盐碱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高粱,作为一项关键的粮食作物及酿造原料,在盐碱地种植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为了提升盐碱地高粱的产量与品质,并推动盐碱地农业的持续发展,我国最新发布了DB14/T 817-2024《盐碱地酿造高粱栽培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DB14/T 817-2024《盐碱地酿造高粱栽培技术规程》是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颁布的行业标准,旨在规范盐碱地酿造高粱的栽培技术,以提升盐碱地高粱的产量与品质,并促进盐碱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规程适用于我国北方盐碱地区酿造高粱的种植。
规程主要内容
高粱品种选育
规程明确指出,选择适宜盐碱地种植的高粱品种是提升产量的关键,应根据盐碱地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挑选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产量稳定的高粱品种。
土壤改良与耕作
规程强调,盐碱地土壤改良是提升高粱产量的重要手段,具体措施包括:
(1)增施有机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优化土壤结构。
(2)合理施用化肥,平衡土壤养分,增强土壤肥力。
(3)采用深翻、旋耕等耕作方式,改善土壤通气性,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处理与播种
规程要求,处理是确保高粱发芽率、提升产量的关键环节,具体措施包括:
(1)选用优质种子,确保种子质量。
(2)进行消毒,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3)进行包衣,提高抗逆性。
播种时,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等因素,确定适宜的播种期和播种量。
田间管理
规程对田间管理提出了以下要求:
(1)合理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高粱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
(2)灌溉与排水,保持土壤水分适宜,防止水分过多或过少。
(3)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高粱病虫害,确保高粱生长健康。
(4)适时收获,根据高粱成熟度,适时收获,提高产量和品质。
质量控制
规程强调,盐碱地酿造高粱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产品品质的关键,具体措施包括:
(1)严格执行肥料、农药等投入品的质量标准。
(2)加强田间管理,确保高粱生长环境良好。
(3)加强收获、储存、运输等环节的管理,确保高粱品质。
规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DB14/T 817-2024《盐碱地酿造高粱栽培技术规程》的实施,对于提升盐碱地高粱的产量和品质,推动盐碱地农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盐碱地高粱产量
通过规程的实施,可以提升盐碱地高粱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盐碱地地区的经济发展。
保障高粱品质
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升盐碱地高粱的品质,满足市场需求,提升我国高粱产业的竞争力。
促进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改善盐碱地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动盐碱地农业的持续发展。
各地应认真贯彻落实DB14/T 817-2024《盐碱地酿造高粱栽培技术规程》,加强盐碱地高粱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我国盐碱地农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