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1376-2024韭菜生产技术规范深度解读,推动韭菜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团体标准 601
深度解析最新发布的DB12/T 1376-2024设施韭菜生产技术规范,旨在推动韭菜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规范涵盖种植环境、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为韭菜种植者提供科学指导,提高产量与品质。

韭菜,作为一种富含营养、市场需求旺盛的蔬菜,在我国拥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随着设施农业的迅猛发展,设施化韭菜生产技术逐渐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规范设施韭菜的生产,提升产品质量,我国于2024年正式发布了《设施韭菜生产技术规范》(DB12/T 1376-2024),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规范,旨在为韭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DB12/T 1376-2024韭菜生产技术规范深度解读,推动韭菜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DB12/T 1376-2024韭菜生产技术规范深度解读,推动韭菜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2,技术规范,高质量发展,第1张

《设施韭菜生产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如下: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类型的设施韭菜生产,包括温室、大棚、中棚等。

术语和定义

本规范对韭菜、设施、播种、育苗、移栽、管理、采收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为韭菜生产的规范化提供了重要标准。

生产环境

设施韭菜生产需选择适宜的地理位置,确保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满足韭菜的生长需求,具体要求如下:

  • 光照:每天光照时间不少于8小时,光照强度不低于4000勒克斯。
  • 温度:韭菜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5℃,冬季设施内温度应保持在5℃以上。
  • 湿度:设施内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80%。

育苗与播种

  • 品种选择:选用抗病、高产、优质、适应当地气候的韭菜品种。
  • 播种: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采用撒播或条播方式,播种密度根据品种和设施类型而定。
  • 育苗: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温度控制在15-20℃,待韭菜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即可移栽。

移栽与管理

  • 移栽:移栽前,对韭菜幼苗进行适应性锻炼,提高其抗逆性,移栽时,注意保持行距和株距,确保植株生长空间。
  • 管理:韭菜生长期间,加强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除草等环节,确保植株健长。

采收与保鲜

  • 采收:韭菜采收应在晴天进行,采收后要及时进行保鲜处理。
  • 保鲜:将采收的韭菜进行预冷,进行包装、运输和销售。

《设施韭菜生产技术规范》的意义:

提高韭菜产品质量

规范设施韭菜生产技术,有助于提高韭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消费者需求。

优化产业结构

设施韭菜生产技术规范的实施,有助于优化韭菜产业结构,提高韭菜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规范韭菜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设施韭菜生产技术规范》(DB12/T 1376-2024)为我国设施韭菜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韭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各韭菜生产者应认真学习并贯彻实施该规范,提高韭菜产品质量,为我国韭菜产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