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890-2025,板蓝根林下种植新规程,实现高效与生态双赢

团体标准 601
《DB15/T 3890-2025 板蓝根林下种植技术规程》强调高效种植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提供了一套科学、实用的板蓝根林下种植技术,旨在提高板蓝根产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中药材种植技术也在不断革新与完善,板蓝根,作为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之一,其市场需求逐年攀升,为了提升板蓝根的产量与品质,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我国正式颁布了DB15/T 3890-2025《板蓝根林下种植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的详细内容,旨在为板蓝根种植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

DB15/T 3890-2025,板蓝根林下种植新规程,实现高效与生态双赢,DB15/T 3890-2025,板蓝根林下种植新规程,实现高效与生态双赢,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15/T 3890-2025《板蓝根林下种植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板蓝根林下种植的技术规范,其宗旨在于指导种植者科学、规范地进行板蓝根种植,从而实现产量与品质的双重提升,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规程主要内容

选址与规划

  1. 选址: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畅通、光照充足的林下空间进行种植。
  2. 规划:依据林下空间的大小及地形特点,合理划分种植区域,确保种植密度适宜。

品种选择与繁殖

  1. 品种选择:挑选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板蓝根品种。
  2. 繁殖:采用种子繁殖或分株繁殖,确保繁殖材料健康、无病虫害。

栽植技术

  1. 栽植时间:春季或秋季,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最佳栽植时间。
  2. 栽植密度:依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确定合理的栽植密度。
  3. 栽植方法:采用穴栽或沟栽,确保栽植深度适宜,栽植后及时浇水。

管理技术

  1.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确保板蓝根生长所需养分。
  2. 灌溉:根据气候和土壤湿度,适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3.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收获与加工

  1. 收获:板蓝根生长周期一般为1-2年,根据市场需求和生长状况确定收获时间。
  2. 加工:收获后的板蓝根进行清洗、晾晒、切片等加工处理,提高药材品质。

规程实施意义

  1. 提高板蓝根产量和品质:通过规范种植技术,提升板蓝根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2. 保护生态环境:林下种植板蓝根,有助于改善林下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
  3.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广林下种植技术,有助于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DB15/T 3890-2025《板蓝根林下种植技术规程》的发布与实施,对于提升板蓝根种植技术水平、保障中药材供应、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大种植者应认真学习并遵循规程,为我国中药材产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