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仁移山参质量鉴定与等级划分研究(DB21/T 3010-2018标准)

团体标准 602
本研究依据DB21/T 3010-2018标准,对桓仁移山参进行鉴定与分等质量研究,旨在提升桓仁移山参的品质评价与监管水平,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保障。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蒸蒸日上,桓仁移山参作为东北地区的一大道地药材,其品质鉴定与分等质量研究显得尤为关键,DB21/T 3010-2018是我国专门针对桓仁移山参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桓仁移山参的鉴定和分等质量工作,本文将从标准背景、桓仁移山参鉴定方法、分等质量标准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桓仁移山参质量鉴定与等级划分研究(DB21/T 3010-2018标准),桓仁移山参质量鉴定与等级划分研究(DB21/T 3010-2018标准),产品品质,2018,质量标准,第1张

标准背景

桓仁移山参,作为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具有补气养阴、健脾益肺、固精止带等多种功效,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广泛,市场需求逐年攀升,由于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市场上存在诸多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桓仁移山参的声誉和消费者利益,为此,我国制定了DB21/T 3010-2018标准,以规范桓仁移山参的鉴定和分等质量工作。

桓仁移山参鉴定方法

形态鉴定

桓仁移山参的形态鉴定主要从根茎、叶、花、果实等方面进行,具体包括:

  1. 根茎:桓仁移山参的根茎呈不规则圆柱形,表面灰或棕色,有纵皱纹,断面呈白色或淡白色,木质部明显。
  2. 叶:桓仁移山参的叶为掌状复叶,小叶5-7片,叶缘有锯齿,叶片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
  3. 花:桓仁移山参的花为伞形花序,花冠黄绿色,雄蕊5枚,雌蕊1枚。
  4. 果实:桓仁移山参的果实为浆果,呈球形,成熟时呈红色。

理化鉴定

桓仁移山参的理化鉴定主要包括以下指标:

  1. 水分:桓仁移山参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8.0%-12.0%之间。
  2. 总灰分:桓仁移山参的总灰分含量应控制在5.0%-8.0%之间。
  3. 酸不溶性灰分:桓仁移山参的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应控制在2.0%-4.0%之间。
  4. 浸出物:桓仁移山参的浸出物含量应控制在15.0%-25.0%之间。

桓仁移山参分等质量标准

根据DB21/T 3010-2018标准,桓仁移山参分为一等、二等、三等三个等级,具体指标如下:

一等桓仁移山参

  1. 根茎:粗壮,表面光滑,色泽鲜亮,无病虫害。
  2. 叶:绿色,无病虫害。
  3. 花:黄绿色,无病虫害。
  4. 果实:红色,无病虫害。
  5. 理化指标:水分8.0%-12.0%,总灰分5.0%-8.0%,酸不溶性灰分2.0%-4.0%,浸出物15.0%-25.0%。

二等桓仁移山参

  1. 根茎:较粗壮,表面有少量纵皱纹,色泽较鲜亮。
  2. 叶:绿色,无病虫害。
  3. 花:黄绿色,无病虫害。
  4. 果实:红色,无病虫害。
  5. 理化指标:水分8.0%-12.0%,总灰分5.0%-8.0%,酸不溶性灰分2.0%-4.0%,浸出物15.0%-25.0%。

三等桓仁移山参

  1. 根茎:较细,表面有较多纵皱纹,色泽较暗。
  2. 叶:绿色,无病虫害。
  3. 花:黄绿色,无病虫害。
  4. 果实:红色,无病虫害。
  5. 理化指标:水分8.0%-12.0%,总灰分5.0%-8.0%,酸不溶性灰分2.0%-4.0%,浸出物15.0%-25.0%。

实际应用

DB21/T 3010-2018标准的实施,对于桓仁移山参的鉴定和分等质量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该标准为以下方面提供了指导:

  1. 生产者: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种植、加工和销售,提高桓仁移山参的品质和竞争力。
  2. 监管部门:依据标准对桓仁移山参进行抽检,确保市场流通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3. 消费者:通过标准了解桓仁移山参的品质,购买到放心产品。

DB21/T 3010-2018标准的确实施有助于规范桓仁移山参市场,提高产品品质,促进桓仁移山参产业的健康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不断完善和修订标准,为桓仁移山参产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