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327-2022 黄连新标准解读,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DB50/T 1327-2022 黄连(味连)规格等级解读》发布,标志着黄连质量标准提升,行业规范化发展,新标准详细解读了黄连的规格等级,以保障药材品质,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黄连,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中药材之一,以其卓越的清热解毒、燥湿止痢、泻火解毒等功效而闻名,在临床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中医药的日益重视,黄连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为了规范黄连市场,提升产品质量,我国在2022年正式发布了《黄连(味连)规格等级》标准DB50/T 1327-2022,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黄连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DB50/T 1327-2022标准概览
该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管理局制定发布,主要目的是规范黄连(味连)的生产、流通及使用过程,提升产品质量,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标准内容涵盖了黄连(味连)的术语定义、分类、规格等级、检验方法、包装、标签、运输及储存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黄连(味连)规格等级
分类
依据DB50/T 1327-2022标准,黄连(味连)被划分为三个等级:
(1)一级黄连:其颜色为黄褐色,质地坚实,断面呈层状,味道苦涩。
(2)二级黄连:颜色同样为黄褐色,质地相对坚实,断面呈现层状,味道苦涩。
(3)三级黄连:颜色为黄褐色,质地较为松软,断面呈现层状,味道苦涩。
规格等级要求
(1)一级黄连:长度需在6厘米以上,直径在0.5厘米以上。
(2)二级黄连:长度需在5厘米以上,直径在0.4厘米以上。
(3)三级黄连:长度需在4厘米以上,直径在0.3厘米以上。
检验方法
DB50/T 1327-2022标准对黄连(味连)的检验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外观、长度、直径、水分、灰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等指标的检测,检验方法遵循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
-
包装:黄连(味连)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包装材料,确保包装容器密封、防潮、防霉。
-
标签:标签上需明确标注产品名称、规格等级、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批号、生产厂家等信息。
-
运输:黄连(味连)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直射阳光、潮湿和污染,确保产品质量不受影响。
-
储存:黄连(味连)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内,防止受潮和发霉。
《黄连(味连)规格等级》标准DB50/T 1327-2022的发布,为黄连(味连)的生产、流通和使用提供了规范化指导,该标准对黄连(味连)的规格等级、检验方法、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助于提升黄连(味连)产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标准的实施也将推动黄连(味连)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为中医药事业的繁荣贡献力量。
DB50/T 1327-2022《黄连(味连)规格等级》标准的实施,对于提升黄连(味连)产品质量、规范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具有深远意义,各相关企业和部门应认真执行该标准,共同促进黄连(味连)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