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DB35/T 1791-2018,交易经营者评价指南标准
《DB35/T 1791-2018 交易经营者评价指南》深入解读了交易经营者评价的标准和方法,指南详细阐述了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程序及结果应用,旨在提升交易经营者的服务质量,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交易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为了规范交易市场秩序,提升服务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我国正式发布了DB35/T 1791-2018《交易经营者评价指南》,本文将对该指南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我国广大交易经营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35/T 1791-2018《交易经营者评价指南》概述
DB35/T 1791-2018《交易经营者评价指南》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交易经营者评价的行业标准,该指南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管理,旨在规范交易经营者的评价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
DB35/T 1791-2018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从事交易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
评价原则
- 客观公正:评价应基于客观事实,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性。
- 公开透明:评价过程应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 持续改进:评价应不断优化,提高评价质量。
- 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等。
- 经营状况:包括成立时间、经营范围、市场占有率、用户规模等。
- 服务质量:包括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用户满意度等。
- 记录:包括违法违规行为、消费者投诉、行政处罚等。
评价方法
- 定量评价:根据经营状况、服务质量、记录等指标,运用数学模型进行量化评价。
- 定性评价:结合专家评审、公众评价等方式,对交易经营者进行定性评价。
评价结果
- 等级:根据评价结果,将交易经营者分为A、B、C、D四个等级。
- 报告:对评价结果进行详细说明,包括评价依据、评价过程、评价结果等。
实施与监督
实施主体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组织、指导本行政区域内交易经营者评价工作。
监督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加强对交易经营者评价工作的监督,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客观、透明。
DB35/T 1791-2018《交易经营者评价指南》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交易评价工作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该指南的实施将有助于规范交易经营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为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交易经营者应充分认识评价的重要性,积极落实指南要求,不断提升自身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购物环境,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加强对评价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客观、透明,共同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