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10018-2024解读,证照共享规范引领数字化治理新篇章
《DB34/T 310018-2024》证照共享应用规范解读,推动数字化治理,该规范明确证照共享流程,保障信息安全,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助力数字化治理进程。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稳步推进,证照作为一项新兴的文件形式,在政务服务、行政管理、市场运作等多个领域展现出日益显著的作用,为了规范证照的共享与应用,提升政务服务效率,促进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浙江省正式颁布了DB34/T 310018-2024《证照共享应用规范》,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深度解读,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规范背景
近年来,我国证照应用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在证照标准化、共享应用规范化、数据安全保护等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浙江省出台了DB34/T 310018-2024《证照共享应用规范》,旨在通过规范证照共享应用,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推动数据资源的共享。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浙江省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在证照共享应用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和服务要求。
术语和定义
本规范对证照、证照管理系统、证照共享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定义,为规范实施奠定基础。
技术要求
本规范对证照的格式、编码、存储、传输、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证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管理要求
本规范对证照的采集、审核、发布、共享、归档等环节提出了管理要求,保障证照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服务要求
本规范对证照共享服务的功能、性能、安全等方面提出了要求,确保证照共享服务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安全保障
本规范对证照共享应用过程中的数据安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保障证照共享应用的安全。
规范实施意义
提高政务服务效率
通过规范证照共享应用,实现证照跨部门、跨地区共享,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促进数据共享
规范证照共享应用,有助于打破数据孤岛,促进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之间的数据共享,推动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提升数据安全保障
本规范对证照共享应用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提出了具体要求,有助于提升数据安全保障水平,防止数据泄露、篡改等风险。
推动证照应用普及
规范证照共享应用,有助于推动证照在政务服务、行政管理、市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证照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DB34/T 310018-2024《证照共享应用规范》的发布与实施,对于规范证照共享应用、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促进数据共享具有深远意义,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应积极贯彻落实该规范,共同推动证照应用领域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