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1608-2019熟料袋栽平菇技术规程深度解读
《DB64/T 1608-2019》详细介绍了熟料袋栽平菇的技术规程,该规程涵盖平菇品种选择、培养基制作、接种、培养、出菇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旨在规范平菇栽培过程,提高产量和质量。
平菇,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鲜美的口感,在我国食用菌产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熟料袋栽平菇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广与应用,为了确保这一生产过程的规范化,提升产品质量,我国正式出台了DB64/T 1608-2019《熟料袋栽平菇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旨在为平菇种植者提供实用的技术参考。
熟料袋栽平菇技术规程概述
DB64/T 1608-2019《熟料袋栽平菇技术规程》内容丰富,共分为八个章节,涵盖了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原料要求、栽培环境、菌种制备、栽培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
范围
本规程详细规定了熟料袋栽平菇的生产技术标准,适用于平菇熟料袋栽生产的全过程。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规程参考了以下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 GB/T 19773-2005 食用菌菌种通用要求
- GB/T 23786-2009 食用菌菌种检验方法
- GB/T 2715-2005 食用菌质量要求
术语和定义
规程中明确了以下关键术语的定义:
- 熟料:指经过预处理、灭菌和冷却等工艺处理后的无菌木屑、棉籽壳等原料。
- 袋栽:指将熟料装入菌袋,接种菌种,并完成培养和出菇等生产步骤。
- 菌种:指用于平菇栽培的纯种。
原料要求
- 木屑:选用优质、无霉变、无污染的木屑,粒度控制在0.5-1.5mm。
- 棉籽壳:选用优质、无霉变、无污染的棉籽壳,粒度控制在0.5-1.5mm。
- 其他原料:如玉米芯、甘蔗渣等,其质量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栽培环境
- 温度:平菇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5℃,最佳温度为20-22℃。
- 湿度:平菇生长的最适湿度为60%-80%,最佳湿度为70%-75%。
- 光照:平菇生长适宜的光照强度为200-500勒克斯,应避免直射光。
菌种制备
- 菌种来源:选用符合GB/T 19773-2005标准的优质菌种。
- 菌种制备:依据GB/T 23786-2009标准进行菌种检验,合格后进行制备。
栽培管理
- 接种:将菌种均匀接种于熟料袋中,接种量约为熟料总量的5%-10%。
- 发菌:将接种后的熟料袋置于适宜的环境下培养,发菌期约为15-20天。
- 出菇管理:当菌丝长满袋口时,将熟料袋移至出菇室,控制好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以促进菇蕾的形成。
病虫害防治
-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抗病能力。
- 物理防治:保持菇房清洁,定期消毒,消灭病虫害。
- 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农药,严格控制农药残留。
DB64/T 1608-2019《熟料袋栽平菇技术规程》为我国平菇熟料袋栽生产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遵循该规程,不仅有助于提高平菇的产量和品质,还能推动我国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期待广大平菇种植者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规程,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