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小香米谷子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种植技术规程解析

团体标准 601
《DB15/T 3437-2024标准解读》详细阐述了清水河小香米谷子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种植技术规程,旨在提高谷子产量和品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规程包括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等环节,并强调全膜覆盖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科学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已成为提升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关键所在,DB15/T 3437-2024《清水河小香米谷子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种植技术规程》作为一项专门针对清水河小香米谷子的种植技术规范,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全膜覆盖与双垄沟播技术,有效提升谷子的产量与品质,助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

清水河小香米谷子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种植技术规程解析,清水河小香米谷子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种植技术规程解析,2,技术规程,标准解读,第1张

规程背景

清水河小香米谷子作为我国省级特色产品,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传统种植模式存在水分蒸发严重、土壤肥力流失迅速、病虫害防治难度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谷子的产量与品质,针对这些问题,DB15/T 3437-2024规程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创新的全膜覆盖与双垄沟播技术,提高谷子种植效益。

规程主要内容

种植区域选择

规程明确指出,选择种植清水河小香米谷子的区域应满足以下条件: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无污染,并避开低洼地、盐碱地等不利于谷子生长的区域。

品种选择

规程推荐选用抗病、抗倒伏、适应性强的优质谷子品种,如“清水河1号”、“清水河2号”等。

种植时间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谷子最佳播种时间为每年的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

种植密度

规程规定,谷子种植密度为每亩1.5万株左右,行距为40-50厘米,株距为20-25厘米。

全膜覆盖技术

全膜覆盖技术是规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具体操作如下:

(1)选择厚度为0.008-0.01毫米的农用地膜,要求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保温性。

(2)在播种前,将地膜均匀铺设在地面,确保膜面与地面接触紧密。

(3)播种后,将地膜覆盖在播种沟上,确保与地膜接触。

双垄沟播技术

双垄沟播技术是指将播种沟分为两个部分,形成双垄,有利于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具体操作如下:

(1)在播种前,按照规程要求进行土地平整,形成双垄。

(2)将均匀撒播在双垄沟内,覆盖土壤。

(3)播种后,将地膜覆盖在双垄沟上。

田间管理

(1)播种后,及时进行田间管理,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

(2)根据谷子生长情况,适时进行施肥、浇水、除草等田间管理。

(3)在谷子成熟期,适时收获。

规程实施效果

DB15/T 3437-2024规程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采用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的谷子,产量比传统种植方式提高20%以上,品质得到明显提升,该技术还具有以下优点:

  1. 节约水资源,降低灌溉成本。

  2. 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

  3. 降低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使用。

  4. 适应性强,适用于多种土壤类型。

DB15/T 3437-2024《清水河小香米谷子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种植技术规程》为谷子种植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谷子产量和品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应积极推广和应用该规程,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