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911-2024豇豆控药残绿色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关键实施策略

团体标准 601
《DB32/T 4911-2024 豇豆控药残绿色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实施要点包括:明确绿色生产原则,规范农药使用,推广生物防治,加强田间管理,确保豇豆产品质量安全,实施要点涵盖种植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环节,旨在提高豇豆产量和品质,保障消费者健康。

随着我国农业的飞速发展,蔬菜种植面积持续增长,在众多蔬菜作物中,豇豆因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农药残留问题一直是制约豇豆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保障消费者健康,提升豇豆产品质量,我国正式发布了DB32/T 4911-2024《豇豆控药残绿色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并剖析其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要点。

DB32/T 4911-2024豇豆控药残绿色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关键实施策略,DB32/T 4911-2024豇豆控药残绿色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关键实施策略,2,技术规程,产品质量安全,第1张

DB32/T 4911-2024规程概述

DB32/T 4911-2024《豇豆控药残绿色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豇豆控药残绿色生产的技术规程,该规程旨在规范豇豆生产过程中的农药使用,有效降低农药残留,从而提升豇豆产品质量,该规程适用于我国豇豆主产区,涵盖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各个环节。

  1. 选育与引进优良品种:推广抗病、抗虫、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豇豆品种。
  2. 选择适宜种植区域:确保土壤、水源、空气质量符合绿色生产要求。
  3. 实行轮作制度:避免连作,降低病虫害发生。
  4. 合理使用农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按照说明施用。
  5. 控制农药使用量:减少农药残留,确保产品安全。
  6. 综合防治病虫害:采用物理、生物、农业等综合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
  7. 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采收,提高豇豆品质。
  8. 严格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确保豇豆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实施要点

  1. 选育与引进优良品种:生产者需关注国内外豇豆品种研究动态,引进和选育适应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质品种。
  2. 选择适宜种植区域:根据豇豆生长习性,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进行种植。
  3. 实行轮作制度:与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进行轮作,降低病虫害发生。
  4. 合理使用农药:生产者应选择信誉良好的农药生产厂家,了解农药的药效、毒性和残留情况,严格按照说明施用。
  5. 控制农药使用量: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和农药残留标准,合理控制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
  6. 综合防治病虫害:采用物理、生物、农业等综合措施,如设置黄板、蓝板诱杀蚜虫、粉虱等害虫,利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等。
  7. 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浇水、施肥,保持土壤水分和养分平衡,提高豇豆产量和品质。
  8. 适时采收:根据市场行情和豇豆成熟度,适时采收,提高豇豆品质。
  9. 严格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生产者应定期对豇豆产品进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DB32/T 4911-2024《豇豆控药残绿色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为我国豇豆生产提供了有力指导,生产者应认真贯彻执行该规程,提高豇豆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豇豆生产的监管,推动我国豇豆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