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范引领,茶桑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DB61/T 1761-2023 茶用菜用桑栽培技术规范》发布,旨在提升茶桑产业质量,助力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该规范将为茶桑种植提供科学指导,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我国茶桑产业的蓬勃兴起,茶用菜用桑作为产业中的重要一环,其栽培技术的规范与标准显得尤为关键,为此,我国正式颁布了《DB61/T 1761-2023 茶用菜用桑栽培技术规范》,旨在为茶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本文将围绕此规范,深入探讨其重要价值及其具体实施策略。
《DB61/T 1761-2023 茶用菜用桑栽培技术规范》的重要意义
提升茶用菜用桑的品质与产量
该规范对茶用菜用桑的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规定,从土壤、肥料、水分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助于提升茶用菜用桑的品质和产量,更好地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保障茶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茶桑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而茶用菜用桑作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范化栽培对维护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规范化的技术指导,能够增强茶桑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促进茶桑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规范的栽培技术为茶桑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不仅能提升产业的整体水平,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的市场附加值。
《DB61/T 1761-2023 茶用菜用桑栽培技术规范》的实施方法
土壤管理
- 选择适宜土壤:茶用菜用桑喜在pH值5.5-6.5、有机质含量超过1%的土壤中生长。
- 土壤深翻:每年秋季进行20-30厘米的土壤深翻,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通气性和保水性。
- 施肥:根据茶用菜用桑的生长需求,科学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维护土壤肥力。
水分管理
- 灌溉:根据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 排水: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根部病害。
病虫害防治
- 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清除杂草,减少病虫害发生。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等生物资源防治病虫害。
- 化学防治:在病虫害初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
修剪与采摘
- 修剪:根据茶用菜用桑的生长特点,适时修剪,保持树形美观,提高产量。
- 采摘:根据市场需求,适时采摘,确保茶用菜用桑的品质。
《DB61/T 1761-2023 茶用菜用桑栽培技术规范》的发布,不仅为茶桑产业的繁荣提供了有力保障,更对提高我国茶桑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期待各相关部门和从业者共同努力,深入学习并贯彻实施这一规范,推动茶桑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为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