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9113-2003桑蚕鲜茧分级标准解析及实际应用指导
GB/T 19113-2003标准解读与应用主要针对桑蚕鲜茧分级,采用干壳量法进行,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鲜茧分级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旨在提高桑蚕茧产品质量,促进茧丝绸产业发展。
随着我国桑蚕产业的蓬勃发展,桑蚕鲜茧作为桑蚕产业链中的核心产品,其质量分级标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GB/T 19113-2003《桑蚕鲜茧分级(干壳量法)》作为我国桑蚕鲜茧分级领域的首部国家标准,对于规范产业行为、提升产品质量具有深远影响,本文旨在对该标准进行深入剖析,并探讨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关键作用。
GB/T 19113-2003《桑蚕鲜茧分级(干壳量法)》是我国桑蚕鲜茧分级的基石性标准,它详细阐述了桑蚕鲜茧的分级方法、质量评判标准以及检验流程,自2003年颁布以来,对桑蚕鲜茧的生产、加工和贸易环节产生了深刻影响。
分级方法
本标准采用干壳量法对桑蚕鲜茧进行科学分级,干壳量法是指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使鲜茧中的水分自然蒸发,进而测量鲜茧的干壳重量,并根据这一指标将鲜茧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具体分级步骤如下:
- 测量干壳量:将鲜茧置于干燥器中,保持(25±2)℃的温度和(60±5)%的湿度,干燥24小时后,取出鲜茧,使用天平准确称量其干壳量。
- 确定等级:依据干壳量的数据,将鲜茧划分为五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
质量指标
本标准对桑蚕鲜茧的质量指标进行了严格规定,主要包括:
- 干壳量:一级鲜茧干壳量不少于25%,二级不少于22%,三级不少于19%,四级不少于16%,五级不少于13%。
- 破伤率:不超过5%。
- 粘附率:不超过10%。
- 蛋白质含量:不少于20%。
检验规则
本标准对桑蚕鲜茧的检验规则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
- 检验方法:采用抽样检验,选取一定数量的鲜茧进行检验。
- 检验项目:包括干壳量、破伤率、粘附率和蛋白质含量。
- 检验结果判定:根据检验结果,判定鲜茧是否符合相应等级的要求。
实际应用
GB/T 19113-2003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 保障质量:通过分级标准对桑蚕鲜茧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 促进产业: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桑蚕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 便利贸易:有利于促进国内外桑蚕鲜茧贸易,提高我国桑蚕产业在市场的地位。
- 提高效益:指导生产者优化生产技术,提升鲜茧产量和质量。
GB/T 19113-2003《桑蚕鲜茧分级(干壳量法)》标准是我国桑蚕产业发展的基石,对于提升桑蚕鲜茧质量、推动产业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期待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消费者共同遵守该标准,共同为我国桑蚕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