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2182-2024,茶园栽培管理技术新导则,引领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

团体标准 601
《DB35/T 2182-2024 茶园栽培管理技术农事导则》发布,旨在推动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茶叶种植提供标准化管理,开启产业新篇章。

随着茶叶产业的持续进步,茶园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显得愈发关键,为了进一步规范茶园的栽培管理,提升茶叶的品质,并助力茶叶产业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我国正式发布了《DB35/T 2182-2024 茶园栽培管理技术农事导则》,本文将深入解读该导则,旨在为我国茶叶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DB35/T 2182-2024,茶园栽培管理技术新导则,引领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DB35/T 2182-2024,茶园栽培管理技术新导则,引领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2,创新,技术创新,第1张

《DB35/T 2182-2024 茶园栽培管理技术农事导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茶园栽培管理技术的指导文件,旨在规范茶园的栽培管理流程,提升茶叶的品质,并推动茶叶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该导则适用于我国南方的茶叶产区,涵盖了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等多种茶类。

导则的核心内容

茶园选址与规划

导则明确指出,茶园的选址应综合考虑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确保茶树生长的适宜性,茶园的规划应合理布局,充分考虑排水、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因素。

茶树品种选择与繁殖

导则推荐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茶树品种,茶树繁殖可通过扦插、嫁接等方式进行,以保证茶树的品质。

茶园土壤管理

导则强调,茶园土壤管理应注重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酸碱度、土壤结构等,通过合理施肥、深耕松土、覆盖植被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

茶树种植与管理

导则详细介绍了茶树种植、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强调合理密植、科学修剪、适时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以提升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茶叶采摘与加工

导则对茶叶的采摘和加工提出了明确要求,采摘时应遵循“早采、嫩采、勤采”的原则,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艺流程,确保茶叶的品质。

茶园环境管理

导则强调茶园环境管理的重要性,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农药残留,确保茶叶质量安全。

导则的实施与推广

(一)加强宣传培训

各级部门应加大导则的宣传力度,提高茶农对茶园栽培管理技术的认识,加强培训,提升茶农的技术水平。

(二)完善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茶叶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茶农采用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提升茶叶品质。

(三)建立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茶园栽培管理技术监测体系,对茶叶品质、农药残留等进行监测,确保茶叶质量安全。

(四)创新推广模式

探索茶园栽培管理技术创新推广模式,通过示范、培训、技术交流等方式,推动茶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DB35/T 2182-2024 茶园栽培管理技术农事导则》的发布,为我国茶叶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各级部门、茶农和企业应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该导则,共同努力,推动我国茶叶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