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解读,DB11/T 1992.5-2023 冷链即食食品质量管理规范,助力食品安全与质量提升
《DB11/T 1992.5-2023 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第5部分》针对冷链即食食品,提出了新的食品安全和质量保障标准,该标准解读了冷链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旨在提升冷链食品的质量,确保食品安全,为消费者提供更放心的即食食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民众对食品品质的要求日益提升,尤其是冷链即食食品,凭借其便捷、营养等优势,深受消费者喜爱,为确保食品安全,提高冷链食品品质,我国正式出台了《DB11/T 1992.5-2023 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第5部分:冷链即食食品》标准,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标准,助力食品生产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执行。
标准背景
冷链即食食品涵盖从原料采购、加工、储存、运输到销售的整个流程,全程保持低温状态,以保障食品品质,随着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冷链即食食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也暴露出一些食品安全问题,为规范冷链即食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我国制定了《DB11/T 1992.5-2023 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第5部分:冷链即食食品》。
标准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冷链即食食品生产的企业,涵盖原料采购、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明确了冷链即食食品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基本术语和定义,如冷链、冷链温度、冷链物流、食品安全等。
质量管理体
企业应建立和实施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冷链即食食品的质量安全,具体内容包括:
- 组织结构:明确企业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顺畅运行。
- 人员培训:对生产、检验、销售等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设备设施:确保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的正常运行,满足生产要求。
- 原辅材料:严格控制原辅材料的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 生产过程:严格执行生产工艺,确保产品质量。
- 检验与不合格品处理:建立健全检验制度,对产品进行全过程检验,对不合格品进行妥善处理。
- 销售与售后服务:确保产品在销售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
冷链管理
- 温度控制:根据产品特性,制定合理的冷链温度控制方案,确保产品在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温度符合要求。
- 冷链设施:配备符合要求的冷链设施,如冷藏库、保温箱等,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稳定。
- 冷链物流:与有资质的冷链物流企业合作,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食品安全风险控制
企业应建立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对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防控,确保食品安全。
实施与监督
- 企业应按照本标准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确保冷链即食食品的质量安全。
-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冷链即食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企业严格执行本标准。
- 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企业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冷链即食食品的生产质量和安全水平。
《DB11/T 1992.5-2023 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第5部分:冷链即食食品》的出台,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提升冷链食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食品生产企业应认真学习、严格执行该标准,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冷链即食食品。